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去新疆,去乡村,去基层,去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扎根,这就是我们的梦想!”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这样宣告。他们追寻的榜样,是上世纪60年代从江苏扬州远赴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的青年医生吴登云——时年24岁的他自愿来到乌恰县人民医院工作,扎根边陲60余年,被当地居民亲切称为“马背上的医生”。
近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余名师生奔赴克州,在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薪火传边塞 匠心映山河——传承登云精神在行动”主题思政课。
如何讲活思政课,是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师徐瑞一直思考的问题。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教师陈粲认为,吴登云的精神能给予当代大学生力量。“通过扬州人吴登云的故事,让思政课程理论联系身边实际,效果是否更好?”二人一拍即合,决定以音乐、舞蹈与情景剧形式,沉浸式展现吴登云扎根边陲、治病救人的感人事迹。
徐瑞认为,这种形式让思政教师、表演学生、台下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角和学习者,打破了“老师教、学生听”的传统模式。
情景剧再现了吴登云为救治烧伤儿童,从自己腿上取下13块邮票大小的皮肤组织进行植皮的感人事迹。“我一定要救他!我当时就在想,他是一个孩子。20年后,他会有自己的爱人……”听到此处,05后宦雅楠眼眶湿润,被这段往事的巨大冲击力所震撼。
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克州已有多年历史。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王波曾在克州工作3年。前不久,该校师生赴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表演。在全场700余名师生鼓励下,徐瑞带领学生登上舞台,精彩演绎“植皮救人”“骑马巡诊”等情节。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网络电商专业大一学生马莹莹在台上表达愿望:未来在边陲架起直播设备,售卖特色产品,“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台下的吴登云露出笑容,热烈鼓掌。
同样受感染的还有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阿不都卡得尔·艾沙。他表示,吴登云60余年如一日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树立了精神标杆。他期望更多师生以吴登云为榜样,为边疆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思政课结束后,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学前教育专业的阿曼妮萨·麦提阿卜杜拉动情地说,舞台上《雪山的守望》和吴登云爷爷的故事让她热泪盈眶。吴爷爷60年坚守边疆、割皮救人、马背行医,那份“把青春融进大地”的赤诚,就是最动人的“匠心”。这名20岁的大学生表示,手中技能就是续写匠心的笔,“用技能报国,在天山脚下传承这份精神!”
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一班学生伊布拉江·买买提表示,吴登云那句“学好本领,建设边疆”掷地有声,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种。“我们定会接过前辈的火炬,用所学技能服务边疆,让青春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新时代思政教育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要旗帜鲜明讲好党的创新理论这个‘大道理’,更要用心用情讲透学生关切的‘小故事’,让思政教育可亲可感、入脑入心。”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洪说。
长宏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