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星
中考录取已接近尾声,同学们即将迈入新的学习阶段。对于高中学习,有的同学担心学习难度对比初中陡增,难以适应,因此在暑假开始了初高衔接,提前学习部分高中知识。
初高衔接一定要花钱报班吗?有没有可能在不报班的情况下开展有效预习,提高自学能力呢?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语、数、英学科的优秀高中教师,请他们支招“省钱版”初高衔接。
语文 精读《红楼梦》与《乡土中国》
广东实验中学高中语文老师、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校外行业导师、北京曹雪芹学会会员莫莉表示,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高中的语文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在教育当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打好学习生活的基础。也就是说,思维能力的提升最终目的是要运用于生活当中,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重点培养语文的三大能力,一是语文的运用能力,包括质疑、反驳、推断、整合、阐明和解决具体问题等高阶的能力。二是语文的审美能力,具体而言是符号的解码能力。举个例子,有的孩子会望文生义,有刻板印象,看到李白就写“浪漫”,看到杜甫就写“忧国忧民”,而符号的解码要求学生在思考的时候有综合思维,回归文本、创作和文化的语境,需要学生具有相当的文化沉淀,从而把握文本的真正内涵,解读文本的意味。李白也有郁结于心之时,杜甫也有“小确幸”,这些都需要综合思考进行分析,不能套路化。三是探究能力,高中阶段要求学生思维具有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因此高中的语文教材不是按照单篇课文组织内容,而是通过大单元的组织形式来推行群文阅读,这对阅读速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莫莉建议初高衔接的同学可以利用暑假进行整本书阅读,尤其是《乡土中国》和《红楼梦》。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训练质疑、反驳、推断、整合、阐明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例如,用《乡土中国》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去审视自己的生活,包括自己的名字。一些同学的名字其实是属于家族中的某个字辈,名字里综合了父母的姓氏等,这在《乡土中国》中关于差序格局等章节中都有所体现。同学们可以思考自己的名字、家族的故事,与费孝通的观点是相互印证还是有出入,在写读书笔记的时候,就能够带有现实批判性的思维去表达。在这样的系统性训练中,孩子们语文的核心素养就能得到提升。
另外,莫莉还建议学生在暑假可以关注时事,听一听不同的声音,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思考,提高审美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探究能力,从而达到高考语文所要求的能力层级。
数学 深入学习二次函数 预习高一前三章节
广州市铁一中学教务处副主任、高中数学正高级教师钟进均表示,应该辩证看待孩子在中考后提前学高中数学的现象。中考结束到开学有两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适当地开展学习,确实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大考之后就松懈,甚至沉迷于游戏,到了高中状态会恢复得比较慢。而相比初中,高中的学习强度和难度都会大不少,如果无法以饱满的状态开始高中的学习,很容易掉队。
至于是否有必要报班,花大价钱去进行初高衔接,则值得商榷。钟进均指出,很多孩子报班注重的是“提前学”,其实更重要的是“衔接”。要高度重视未来高中数学学习中要用到的初中数学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初三数学的一些内容。具体来讲,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联系非常紧密的就是二次函数。函数板块知识在高中数学将继续深入学习,特别是二次函数里面涉及的函数概念,难点包括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含参数问题的求解,还有函数图像及其有关变换等。所以,中考结束后,孩子应更注重二次函数的深入学习,适当地进行拓展。在初中数学的“地基”没有打牢的情况下,就着急去提前学,这样的衔接其实是不扎实的。
另外,建议同学们对高一数学内容进行适当预习,力求在暑假预习完2~3个章节。现在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编写得很好,里面的例题、课堂和课后的练习题都非常好。同学们只要扎实地把课本内容预习好,就已经很不错了。钟进均说,现在网络上有很多数学知识板块的学习资源。如同学们有学习机、AI智能工具等,可以使用这些资源和工具辅助数学学习,这也是对个人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很好的锻炼。
英语 夯实核心词汇和基础语法 多读原版书
广东仲元中学高一英语备课组长钟惠贤表示,中考后至开学的两个月,保持学习状态很有必要。若彻底松懈,进入高中后难以及时适应。就英语这一门学科而言,高中英语的强度和难度远超初中,若起步状态不佳则容易落后。但不必花高价报班追求“提前学”,更应注重“衔接”质量。
在钟惠贤看来,初高中英语学习既有差异,又有共同点。差异方面,初中侧重基础词汇(约3500词)、简单语法和浅层次阅读,文章多为直白叙事;高中要求掌握5000词以上的词汇,涉及复杂句式和深层阅读理解,需结合语境分析逻辑,写作也从短句拼凑升级为结构完整的议论文或应用文。而共性方面,初高中英语都以词汇为基础,且阅读能力是核心,初中的语法规则(如时态、从句)是高中深入学习的前提。
因此,衔接的重点也就包括了词汇拓展、阅读习惯培养以及语法衔接。词汇拓展不仅要增加量,更要掌握一词多义、固定搭配,比如初中熟知的“get”,高中需掌握“get across”“get around”等短语。阅读习惯培养,原版书籍是关键,能接触真实语境和文化背景,比单纯刷题更有效。语法衔接则需要巩固初中的时态、语态等基础,为高中的非谓语、虚拟语气等难点铺路。
钟惠贤提醒,初中英语成绩一般的同学,先夯实初中核心词汇和基础语法,每天读10分钟分级读物,每篇积累3~5个高频词,借助词典App理解句意,优先保证基础扎实。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每天读20分钟原版书籍,尝试概括段落大意,用笔记本记录熟词僻义(如“course”除“课程”外还有“航向”义),可搭配英语学习App拓展句式,预习高一前两个单元的课文,熟悉教材难度。网络上有很多优质英语资源,利用学习机或AI工具辅助阅读、查词,既能提升自学能力,也能让衔接更高效。
长宏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